2024年11月17日,安徽省矿山智能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合肥召开。中国矿业大学朱真才教授,太原理工大学寇子明教授,合肥工业大学祖磊教授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孙怡宁研究员、中国科技大学竺长安教授、淮南矿业集团陈瑞云高工等出席会议。科研部副部长邓海顺主持会议。
实验室主任沈刚教授从实验室基本情况、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、学术交流与合作、在研项目与进展、创新成果、2025年度工作计划等六个方面详细汇报了实验室建设及运行情况。学术委员会充分肯定了实验室2024年度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,一致认为实验室在基础研究、装备研制、技术攻关、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,圆满完成了实验室的年度目标任务。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:
1)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
推进矿山装备智能化,重点围绕井下精准定位导航、煤矸分选、精准起吊、采掘设备姿态精准控制等“卡脖子”技术,加快5G、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与煤矿开采装备的融合应用,加大成果应用转化的力度。
2)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
加强实验室环境建设,制定优惠政策,吸引国内外矿山智能化领域的高端人才加入实验室,提升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。鼓励实验室科研人员到一线现场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,通过联合培养、学术交流等方式,培养既懂矿山开采又掌握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。
3)在合作与交流方面
加强与矿山企业、装备制造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等合作,共同开展技术研发、装备研制、示范工程建设等工作,推动矿山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应用和推广,积极参与国际矿山智能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,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。
4)在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方面
进一步明确科研人员的职责和权利,优化科研资源配置,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成果转化体系,薪酬分配要充分体现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,向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、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员倾斜,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。
